现在的地洞是怎么回事?
据外电报道,热带风暴“阿加莎”横扫中美洲,到目前为止已造成至少180人死亡。受到连场暴雨影响,危地马拉城一处出现地面下陷,形成一个深60米、直径30米的地洞,专家表示,虽然还没有对该地洞的形成做出最终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地质变动,不是地震的表现。
据报道,专门前往地洞现场勘查的地质学家3日表示,目前所能知道的是:这个“骇人”的地洞不是地质缺陷,更非地震的产物。应该是地底下有一个洞穴在形成。不过,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地洞形成,目前还是一个谜。
5月31日,这个地洞形成,使得一栋高3层的制衣厂建筑落入地洞中。此前有消息称,有1人死亡,2人失踪。
但警方称,没有接到任何人员伤亡或失踪的报告;当地居民也表示,没有人伤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居民表示,制衣厂的员工在当地时间当天下午6点左右离开建筑,返回之前地洞就形成了。而且,本该在附近的一名保安也因为风暴来袭,家中遭洪水淹浸而回家查看情况,幸免于难。
负责调查地洞成因的专家小组目前在等待危地马拉城的地下排水系统蓝图运到,然后将展开进一步调查。
2007年,在该地洞出现的同一地区,亦曾因地面下陷出现过类似巨型地洞,当时有3人死亡。居民将事故原因归咎于暴雨、当地排水系统未达标。但很难说这次新形成的地洞是否基于上述原因。
地洞附近房屋中的居民多数已离开,他们担心地洞将扩展到更大,“吞噬”更多房屋。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说,“我们不会再等了。我们已经在别的地方租了房子。我们现在就搬走”。(中国新闻网)
卡夫卡《地洞》的内心世界
“《地洞》通过对小动物心理状态的描述,惟妙惟肖的写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终日战战兢兢,难以自保的恐惧处境。”
他们有没有认真读过这部作品,哪怕只是第一段?我想说说我对《地洞》的三种理解。
自我内心的幽闭。自我世界的创造,建构与完善。对澄明,虚空境界的期待与恐惧。
文章第一段就告诉我们,它不是因为胆怯才造了这个地洞,它在离真正洞口约一千步的地方,还修了一个哪也通不到的假洞,并设法不让这个假洞被堵塞。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它造这样一个洞是为了引起外界注意的。它希望别人注意。
接下来,它还在真正的洞口上覆盖了一层可移动的苔藓,它自认为“搞得这样万无一失,世界上所能做到的安全措施也莫过于此了。”这个装置看似安全得很,伪装的无人能识破,却又是最易被识破的,它只是一层薄薄的苔藓而已,它说,“有什么人踩到那层苔藓,或者把它踩塌,那么我的地洞就暴露了。” 这是多么矛盾的装置呀,而这,正是它内心矛盾的产物。一方面,它需要隐蔽,躲过外界(纷扰的世俗社会,烦乱的物质欲求);另一方面,洞内若有敌人,(它从未见过,没有见过的可不可以算虚空,巨大的虚空被它看作了巨大的敌人,可毁灭它的敌人。) 那么它必需通过这个薄薄的苔藓装置逃到外面,这样看来这个苔藓装置身负重任。既要保护洞里的它不受外部侵害,又要在洞里有危险时,让它迅速出逃,那么这个苔藓装置绝对不具有真正的保护作用,因为这个装置所要保护的所谓“安全”都是不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其实地洞里的每一项工程,都不具备它所期望的功能,都是不堪一击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洞,一个为了躲避,为了安全而造的地洞,它孜孜不倦,对洞内的结构和各种设施进行改变和重建,即使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我们可否认为这是它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创造,建构和完善呢?我们苦心经营,维护的内心世界,我们以为坚硬无比,不可攻破的内心世界,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的幻象而已,一个美好的期许。
它还“缜密的考虑到极端危险的情况——不是直接的追踪,而是包围”(我们那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何尝不是终日暴露在外部险恶世界的重重包围之中呢?)“——在洞穴的近中心处修建了一个中央广场。”它要在这里“建造起美丽的大穹顶和圆形广场。”(这是不是我们想要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最深处建造的那个最美最隐秘的核呢?它在最中心,它离外部世界的危险最远。呵,多好!)但它还是不放心,它还在计划:“我最心爱的计划之一,是把城郭跟它周围的泥土隔开,就是说,城郭四壁留下约与我的身高相等的厚度,然后沿着城墙的外围,在那道可惜无法与泥土分开的墙基外面,挖一层腔室,其大小与城墙的体积相同。”(如图)
如图所示,它要的是一个像暖水瓶真空夹层那样的一个腔室,在下部与墙基相连。它还嫌“可惜无法与泥土分开!” 它想要的是什么?它想要最大可能的保护它内心世界的核,它的地洞中最美,最伟大,最值得付出与保护的城郭。可是你发现没?我的图是画错的,我只画了一半,它想要的是一个在它的地洞中心悬浮的,被腔室分开,被城墙包裹的最美最安全的城郭。因为它惋惜那道墙基,“可惜无法与泥土分开!”多么令人赞叹而又让人绝望的伟大计划啊!
它对于那层虚空的热望;对它的地洞永远宁静,澄明的期望;它对它内心世界的建构和完善,多么让人欣喜而心痛!因为你我知道,心灵世界简直如虚空一样广大,有巨大的让人崩溃的领域你我无从探测无从感知,就像那令它狂躁烦乱得“嚯嚯”之声。永远不知道它从哪里发出,永远。
地洞是其所追求的艺术世界,它欣喜的计划,构建,推翻,又重建,它追求,痛苦,想达到却达不到那隐约在真实幻觉里的终极。不能言说,无法言说。一大篇艺术创作,追寻的心理剖白。
在看过全篇后,我们对它的地洞,它所付出的劳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它造的地洞其实是为了表达心中的理想,而它愿与之交流的便是外部世界,不然为什么要有造一个洞口大敞,引人注意的假洞呢?
它大段大段的述说,它造洞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隐蔽藏身,绝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但它又多么的希望有一个本领非凡的家伙闯入。它一开始就说,“倘若谁有兴趣,也可能闯将进去——请格外注意,非有精于此道的稀有本领不可——把里面的一切进行永久爱的破坏。”
它多么希望有一个同道中人,一个可以了解并可以解读它的伟大作品的人出现啊。为什么要说“永久爱的破坏”呢?当一部剥离了世俗杂质,透出晶莹润泽的真理般光芒的作品,被可以识读它,打破它,肢解它的人遇到时,它必然的命运便是被解析,呈现出它每一块拼合时留下的痕迹,“永久爱的破坏”是当然的了。
那么它造地洞难道就是为了这最后永久爱的被破坏吗?是,也不是。造地洞花费了它一生的精力,它知道终有一天它会死去消失。而地洞会留下,地洞不会那么快消失的。留给谁?当然留给外面的世界,留给精于此道者。这地洞是它用爪子,用嘴,用额头一下一下挖出来的,尤其是近中心那最大最美的城郭,是它“不分白天黑夜,成千成万次地用前额去磕碰硬土”磕碰出来的。那美丽的穹顶和宽敞的广场上有它的鲜血。这伟大的地洞来自它内心中的幻觉,它不断营造,不断重建,不断完善。它从各个角度来审视地洞,甚至跑到洞外边,用外界(世俗世界,心灵外的世界,艺术以外的世界)的眼光来审视。
然而,精神世界如何从地面下搬上来,如何搬到别人面前。它也痛苦,它也有厌倦的时候,想要回到树林去过惨淡的生活,再不回来。可是它从未做出过要抛弃地洞的企图,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已与地洞连为一体了,它体验到的痛苦欢乐,它要表达的痛苦欢乐均来自于地洞,地洞已成为它对自己精神,它对从外界感受到的一切的努力实现和表达。地洞的残缺就像精神的残缺一样,精神的完美也同于地洞的完美。于是它在造地洞的过程中永远矛盾。然而它却孤注一掷,用了整个一生去完成它,以期望达到那不可企及的终极!
这小小的怪物何尝不能看成卡夫卡本人呢?他的作品被好友马克斯整理出版,在1950——1958年出了九卷本全集,而其生前发表的作品只占其中一卷篇幅,这何尝又不像小怪物造地洞,那一卷发表的作品,只是一个浅浅的假洞。其实它(他)想让人了解又怕人了解(误解)那旁边的伟大地洞,那剩余的八卷作品。小怪物对它的地洞总是在不断的否定,拆建之中,最终也未达到它所要的完美,而卡夫卡的三部长篇《美国》,《诉讼》,《城堡》都未完稿,还有许多短篇也是残篇。我想,就像小怪物还有许多美好计划一样,比如那不可实现的城郭外的腔室,卡夫卡的心中未付诸实现的作品肯定也还有许多,然而对于自己的苛求,对于心中那终极的追寻不允许他(它)草率的留下稀松平常的作品,这是他(它)的罪,他(它)为自己设定的命运。痛苦?无助?不幸?快慰?充实?恩宠?
你我多想被这样的命运所掌控啊!哪怕也落得个苦苦追寻无果的结果,可“地洞”在,怕什么?哪怕它残缺,哪怕它不完美!
上帝在地面上造了一个世界,留下太多的疑问,它想在地面以下造一个世界,想解开疑问,揭开生存痛苦的根源。永恒在那里?为什么上帝独享?完美在何处?为什么上帝的作品也残缺?
它孜孜不倦,不停的挖洞,因为它害怕,它把永恒的上帝也否定了,上帝创造的世界有很多残缺。它使劲挖洞,它想用劳累来阻止自己想这些,想远离开这精神上的巨大空洞。如同在现实中它想用劳动来消除来自“嚯嚯”之声的臊扰。然而,上帝惩罚了它,惩罚了所有不信他的人。信上帝者,上帝让他们跨过痛苦异常的死亡之门后,有天堂可去,有炼狱可去,最差也有个地狱可去。美好,荣耀,修炼,净化,受苦,遭难,赎罪……有事可干。而它,他们这些不信,怀疑上帝者,上帝让他们通过死亡这异常痛苦的门,到达一个不是什么的什么,有所在的不存在。它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它问,比地狱更可怕吗?更难熬吗?他问,比炼狱好一些?还是差一些?她不敢奢望天堂,她觉得它(他)们是罪人,不可能进入荣耀之地。上帝笑,你们以后会知道。
于是这种恐惧感便永存了,而这永恒的恐惧感需要它(他)们用不停的劳动,不停的劳累麻痹自己才能暂时忘却。
它不停挖,不停挖,拆了建,建了拆,它没法像上帝那样在虚空中创造一个世界,便只能用上帝已创造出的现实材料来构建。它在土里挖。活着,挖掘,累了,挖掘,它用这种方式向它想要的世界,它想要解开的疑问,它想知道的永恒前进。于是它不去想死亡,它不去想死亡之门那边,上帝给它(他)们安排下一个怎样的世界?地方?空间?不去想。它只关心它的作品,它的地洞的每个细节。这里该如何美化,那里该如何加强,迷津不错,城郭太棒了,储藏室丰富的令人想叫,想跳。通道完美的让人不想再看到它。它不再关心上帝的惩罚了,它关注它的劳动,它的作品,关注生命本身。关注自己在死亡之前的快乐体验,痛苦历程;关注造物时的欢愉,毁坏时的激动;关注自己的血,眼泪;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它在自己有着“美丽的大穹顶和圆形广场”的城郭中央,吃喝的饱饱的躺着,它偷偷的笑:上帝肯定老糊涂了,死亡之门那边不就是无尽的虚空,无尽的不存在嘛!可我不关心那边,我只关心这边,哈!我吃锝饱饱,喝得好好,哪怕虚空明天就来到!
它睡着了。
他不想了。
她在哭闹。
你干嘛呢?
危地马拉城地洞是怎么回事?
据外电报道,热带风暴“阿加莎”横扫中美洲,到目前为止已造成至少180人死亡。受到连场暴雨影响,危地马拉城一处出现地面下陷,形成一个深60米、直径30米的地洞,专家表示,虽然还没有对该地洞的形成做出最终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地质变动,不是地震的表现。
据报道,专门前往地洞现场勘查的地质学家3日表示,目前所能知道的是:这个“骇人”的地洞不是地质缺陷,更非地震的产物。应该是地底下有一个洞穴在形成。不过,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地洞形成,目前还是一个谜。
5月31日,这个地洞形成,使得一栋高3层的制衣厂建筑落入地洞中。此前有消息称,有1人死亡,2人失踪。
但警方称,没有接到任何人员伤亡或失踪的报告;当地居民也表示,没有人伤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居民表示,制衣厂的员工在当地时间当天下午6点左右离开建筑,返回之前地洞就形成了。而且,本该在附近的一名保安也因为风暴来袭,家中遭洪水淹浸而回家查看情况,幸免于难。
负责调查地洞成因的专家小组目前在等待危地马拉城的地下排水系统蓝图运到,然后将展开进一步调查。
2007年,在该地洞出现的同一地区,亦曾因地面下陷出现过类似巨型地洞,当时有3人死亡。居民将事故原因归咎于暴雨、当地排水系统未达标。但很难说这次新形成的地洞是否基于上述原因。
地洞附近房屋中的居民多数已离开,他们担心地洞将扩展到更大,“吞噬”更多房屋。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说,“我们不会再等了。我们已经在别的地方租了房子。我们现在就搬走”。(中国新闻网)
地洞的用途是什么
放东西的